享尽交易所公司债改革红利的房地产企业,无疑是过去两年里债市的最大赢家;但在监管转向后,赢家又迅速跌入“谷底”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Wind的房地产行业统计口径梳理发现,自去年11月份㊣以来,地产企业发行的债券规模开始急剧萎缩,2017年1月份发行规模降至57.5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1655.8亿元的月度发行量,锐减近97%。该统计口径包括:交易所公司债及发改委企业债、中期票据、短期融资券及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(PPN)。
进入2月,地产企业㊣在债券发行上,则几乎“全军覆没”,仅有一期(2只)发✅改✅委去✅年11月份批复的“17龙湖绿色债”于2月16日簿记建档,总规模为40.4亿元;而交易所公司债,本月尚未有地产公司成功发行。
此消彼长,每轮地产调控,国内金融市场在源头对房企“围追堵截”之时,房企㊣奔赴海外发债融资就会升温。国际金融数据服务商Dealogic的最新数据显示,2017年1月,国内房企共发行了8只美元债券,总规模✅约为32.7亿美元,创下了2015年以来✅的新高。
2016年10月,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频出的背景下,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《关于试行房地产、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》,大幅收紧地产公司债券的发行。
监管效果在随后几个月里逐渐显现:去年11月,共有18只房企公司债成功发行,规模为120.60亿元,较10月的40只和㊣411.30亿元大幅减少;今年1月份,房企公司债发行规模已降至36.5亿元,不足去年同期1341.3亿元的零头。当下,2月已过半,但房企公司债的月度发行量,尚未出现“零的突破”。
“实际上,从去年✅11月✅㊣份开始,后来上报的地产公司债就没有发出来的。”北京某大型券商公司债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,“目前其团队所申报的项目虽有反馈,但未见放行,交易所说我们的审核一直在进行。”
2月13日,金隅股份发布公告称,证监会核准该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(小公募),发行金额不超过40亿元。
消息一㊣出,即有媒体报道称,这是证监会“时隔3个月再次放行房企公司债”;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月16日从接近交易所的数位消息人士处获悉,金隅股份将归为建筑和建材行业,“不是按房地产公司债批㊣的,而且已经卡了半年才批”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Wind和上交所网站交叉查询发现,此次金隅股份将要发行的公司债,实为该公司2016年5月30日申报的一笔小公募品种公司债;这期公司债前后共获得3次反馈,并于2016年9月2日拿到交易所无异议函,去年9月7日,金隅股份还拿到✅了另一只50亿元私募公司债的无异议函。
“是最近才拿到的证监会批文,而且申报时拟发行的金额为50亿,现在证监会批了40亿。”一位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✅记者表示。
“现在交易所通过不断地反馈来降低审核速度来严格控制规模——即使是拿到批文的项目,交易所也迟迟不批准发行前的审核备案。”北京另一家✅券商债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从证监会对房企公司债的严格审核来看,短期内交易所对房企公司债的态度将难以转向,“也许要到下半年,转机才会出现”。
去年10月,交易所正式收紧房企公司债发行的同时,交易商协会则适㊣度放宽了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票、短融及PPN。但作为房企发债里的绝对主力,交易所公司债规模的“断崖式”下滑,并非中票、短融及PPN可㊣以弥㊣补。
2016年一季度,房企发债融资总规模约为3901亿元,其中公司债为2950亿㊣元;而到了2016年四季度,前者萎缩至㊣1046亿元,后者则仅剩533亿元。
“发改委对企业㊣债管得比较严,商业地产公司发债融资的难度很大,发行✅量也几乎可以忽略;协会这边虽然✅放宽了一些,但发行门槛比交易所高出不少,很多在交易所发过债的地产公司,发不了中票、短融、PPN。”前述北京券商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加之近期市场动荡,“好的企㊣业嫌贵不愿意发,差企业想发也没人买”,加剧了房企发债融资规模的下滑。
Dealogic数据显示,在去年10月交易所公司债遭遇“紧箍咒”后,房企12月份海外发债规模为25.7亿美元,较前一㊣个月的14.8亿美元出现较多增长;而今年1月份的32.7亿美元发债总规㊣模,则成为2015年2月份以来的月度发行峰值。
32.7亿美㊣元折合成人民币,约223亿元房地产业与银行业关系<✅/strong>,只占✅去年㊣同期国内房企发债融资规模的13.5%,却已是今年1月份国内债市房企融资额的✅近4倍。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k8凯发(中国区)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 ICP备117174119号 |网站地图|网站地图_m